“非法集资第一人”沈太福,许诺24%年息,中国人民银行怒了


“非法集资第一人”沈太福,许诺24%年息,中国人民银行怒了


文章图片


“非法集资第一人”沈太福,许诺24%年息,中国人民银行怒了


文章图片


“非法集资第一人”沈太福,许诺24%年息,中国人民银行怒了


文章图片


“非法集资第一人”沈太福,许诺24%年息,中国人民银行怒了


文章图片


“非法集资第一人”沈太福,许诺24%年息,中国人民银行怒了


前言1993年3月的一天 , 一名身着笔挺西装的中年男子 , 手提密码箱出现在北京首都机场的入口处 。
“这是你的身份证吗?”机场的工作人员打量了他一番 , 然后说:“这个身份证是假的 。 ”
【“非法集资第一人”沈太福,许诺24%年息,中国人民银行怒了】中年男子一听 , 脸色马上就变了 , 他略显急促道:“不可能啊!”
尔后 , 机场的工作人员叫来了安全保卫人员 。 经对接 , 安全保卫人员严厉地问道:“你到底叫什么名字?”此时 , 急于离开北京的中年男子终于低下了头 , 说:“我叫沈太福 。 ”

图 | 沈太福
接着 , 安全保卫人员对沈太福的随身物品进行检查 , 结果发现有3张身份证 , 其中2张是化名的假身份证 。
沈太福是何许人也?他究竟做过什么事?为何会有这么多假的身份证?又为什么要匆忙逃离北京呢?
沈太福的“疯狂”集资活动沈太福 , 吉林省四平市人 。 1984年 , 在“公司热”的浪潮中 , 他成立了长春长城科技集团公司 。 但由于经营不善 , 难以在长春再混下去 。 2年之后 , 他便闯入北京 , 拉了几个人 , 凑出了30万元注册了一个集体性质的“长城机电技术开发公司” 。
经过几年的载沉载浮 , 沈太福深知 , 科技公司若是没有技术 , 那啥都干不成 。 就在他“求贤若渴”的时候 , 1990年9月经人介绍 , 他遇到了研制出“逆变型无整流子三相换向器电动机”的屈维谦 。
不得不说 , 沈太福这个人是个“猴精” , 他用公司的钱低价买下了屈维谦的这项技术 , 接着 , 他偷悄悄地将该技术的名字换成了——“内反馈可控硅串级调速器” , 还把设计人中的屈维谦给抹掉了 。 1992年3月 , 沈太福“顺理成章”地成为了该技术的专利权人 。

就这样 , 根本不懂电机的沈太福摇身一变为电机专家 。 在申请专利的同时 , 沈太福以开发专利技术的名义 , 向“海淀区工商银行”贷款5000万元 。
沈太福趁此时机 , 赶紧在海南、长春等地成立机电开发公司 。 不过 , 动静虽然大 , 但还是赚不到钱 , 反倒是欠下了一屁股债 。 为了躲避债务 , 他来到了海南的下属公司 , 向手下员工问道:“人在什么时候最痛苦?”
员工们议论纷纷 , 当有个人提出“没有钱的时候最痛苦”时 , 沈太福拍手叫好 , 他说:“我现在身无分文 , 就是最痛苦的时候 。 ”
此后的几天 , 沈太福找了一些人 , 探讨发财的捷径 , 最后想到一个“绝招”:

以发展节能电机为名 , 以高利息为诱饵 , 以签订‘技术开发合同’的形式 , 向社会广泛集资 。
沈太福这样说:“只要我能马上拿到钱 , 那就大胆地干个够 。 利息我可以出到24%”
这种没有经过主管部门批准的非法集资活动 , 刚开始实施的时候 , 并不顺利 。 虽然许诺的利息令人难以置信 , 但是上门签订合同者却寥寥无几 。 于是 , 沈太福想到了海口歌舞厅 , 来这里寻欢作乐的大多是有钱人 , 要是他们成为投资者 , 必然是财源滚滚 。
之后 , 沈太福领着手下员工出入各种歌厅、舞厅 , 向“伴舞小姐”说:“只要你们拉来一个投资的 , 就给你们5%的好处费 。 ”为了拿到5%的回扣 , “伴舞小姐”使出了浑身解数 。
这一招很奏效 , 短短20天时间 , 沈太福就集资到了2000万元 。 为了集资到更多的钱 , 沈太福采取了一系列手段 。

5月28日 , 沈太福控制的北京长城机电科技产业公司 , 不惜斥巨资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了一场部级专家鉴定会 , 当天到会的都是高层次的领导和技术人士 。
会上 , 鉴定委员们认为:

“内反馈方式”是国内外首创 , 配用串级调速装置后用于风机、水泵调速节能 , 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的社会效益 , 节电率可达20%-70% 。

推荐阅读